7月新推案量大增,大型行庫憂心房市「供過於求」壓力加劇。根據指標大型行庫對房市的最新調查報告,近期國內疫情趨於穩定,上半年房市遞延推案陸續釋出,使7月新推個案供給量大幅增加,恐怕將使未來房市供過於求的壓力更大。
對於房市供給面分析,行庫在最新報告指出,缺工缺料未明顯緩解,讓建商不易準確評估營建成本,建案延後推出、拉長完工期限的情形漸增多,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限制購地貸款成數及動工期限,資金緊縮及時程壓力更加增添興建開發難度,致使部分建商放棄推案,轉而出售庫存土地,或選擇與同業合資興建以分攤風險。
行庫分析,7月出籠的新推案量是補推上半年因為疫情而遲緩的部分,「但買盤不見得跟得上進度」,且受貨幣政策延續緊縮方向、房市調控政策亦未鬆綁,疫情高峰過後的遞延性買盤釋出有限,房市其實並未重現2021年下半年交易熱絡的情形。
在買方觀望氛圍濃厚態勢下,行庫認為,房市實在存有新增供給量能是否能順利去化疑慮,加上建商不願意擴大降價幅度,也會使供過於求問題更大。雖然建商近年累積獲利足以支撐一定銷售期間,但營建成本仍居高不下,致使新推個案開價不易下跌,因而估計短期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恐怕進一步擴大,餘屋將更不容易去化。
行庫指出,房市政策效應已影響投機買盤逐步退場,同時隨房價持續上漲及央行二度升息,購屋負擔逐漸加重,加上建案完工時程普遍拉長、 國內經濟成長表現下修,為購屋決策帶來更多不確定性。
其他影響未來房市走向的變數,行庫認為,還包括了9月立法院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草案審議結果、央行本月理監事會升息幅度及是否提出新房市管制措施。行庫強調,上半年住宅類建照核發戶數相較去年同期續呈增加,顯示市場潛在供給量能仍多,若上述變數使買氣更衰退,恐會讓「供過於求」問題更嚴重。
更多工商時報報導
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
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
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
留言列表